1樓:匿名使用者
愚人節起源於法國。 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曆(即目前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曆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
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給他們送。
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並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 的魚”。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18世紀初,愚人節習俗 傳到英國,接著又被英國的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愚人節時,人們常常組織家庭聚會,用水仙花和雛菊把房間裝飾一新。典型的傳統做法是佈置假環境,可以把房間佈置得象過聖誕節一樣.也可以佈置得象過新年一樣, 待客人來時,則祝賀他們“聖誕快樂”或“新年快樂”,令人感到別致有趣。
4月1日的魚宴。也是別開生面的。參加色宴的請帖,通常是用紙板做成的彩色小魚 。餐桌用綠、白兩色裝飾起來.中間放上魚缸和小巧玲瓏的釣魚竿,每個釣竿上系一條。
綠色飄帶,掛著送給客人的禮物——或是一個精巧的賽璐珞魚,或是一個裝滿糖果的魚籃子。不言而喻,魚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魚做成的。
在愚人節的聚會上,還有一種做假菜的風俗。有人曾經描述過一個典型的愚人節菜譜:先是一道“色拉”,萵苣葉上撒滿了綠胡椒,但是把葉子揭開後,才發現下面原來。
是牡蠣雞尾酒;第二道菜是“烤土豆”,其實下面是甜麵包屑和鮮蘑;此後上的菜還有用蟹肉作偽裝的燒雞和埋藏在西紅柿色拉下面的覆盆子冰淇淋。飯後,客人還可以從丸。
藥盒裡取食糖果。
不過愚人節最典型的活動還是大家互相開玩笑,用假話捉弄對方。有的人把細線拴著的錢包丟在大街上,自己在暗處拉著線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撿起錢包,他們就出其不。
意地猛然把錢包拽走。還有人把磚頭放在破帽子下面擱在馬路當中,然後等著看誰來了會踢它。小孩們會告訴父母說自己的書包破了個洞,或者臉上有個黑點.等大人俯身來。
看時,他們就一邊喊著“四月傻瓜”。一邊笑著跑開去。總之,每逢愚人節這一天,動物園和水族館還會接到不少打給菲什(魚)先生成萊昂(獅子)先生的**,常常惹得工作。
人員掐斷**線,以便減少麻煩。
2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你好。公元1752年,人們舊俗難改,仍願意在4月1日向別人送賀禮,這個“新年”,本身就是虛假的了。
後來,有些愛惡作劇的人,乾脆把禮物也變成虛假的。說是送一盒點心,裡邊可能是塊石頭。聲言前去拜訪,卻讓主人乾等半天。
受騙的人不甘心,進行報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愚人節。如果滿意。謝謝。
3樓:進擊的漫迷
愚人節的由來和習俗。
愚人節的來歷
4樓:鯨娛文化
愚人節april fool's day也稱萬愚節、幽默節。節期為公曆4月1日。每一年的愚人節都會有一些人被朋友的玩笑愚弄,用來活躍學習或工作時的氣氛。
愚人節的由來 20
5樓:土豆泥啊泥
16世紀中葉,法國一直以4月1日為新年。但從1564年起,法國宣佈採用改革後的新紀年法——格里曆,規定1月1日為新一年的開始,但這一曆法受到一些守舊者的強烈牴觸,他們無視新曆,依舊把4月1日看作新年,延續聚會、送禮品等習俗。
於是,改革派對這些守舊者大肆嘲諷,為了作弄他們,專門在這天送給他們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並稱他們為“四月愚人”。久而久之,這天就變成了愚人節。
6樓:睿智小寧
慶祝愚人節最早是在1582年,在法國。那時,當時法國新年是在3月25日,一直持續到4月1日。16世紀60年代中期,國王查理九世把新年從3月25日變為1月1日,而還有一些人在4月1日過新年,這些人就被稱作四月傻瓜了。
習俗:在英國,人們在愚弄完人,對方還一頭霧水的時候,會大喊一聲“四月的傻瓜”。據民俗學家研究,在英國及那些節日傳統源自英國的國家,惡作劇的時間只能持續到當天中午12時,過了中午還戲弄人,自己就變成“四月的傻瓜”。
在法國、義大利和比利時一些地區,人們喜歡在這一天把一隻紙魚偷偷貼到別人背後,並大喊“四月的傻魚”。在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早期,許多愚人節明信片上都印有這種魚的形象。
愚人節來歷是什麼愚人節的傳說故事 愚人
7樓:匿名使用者
愚人節就是捉弄人的意思,它又稱呼為萬愚節,具是情侶之間的捉弄,是從法國開始的。
愚人節的來歷是什麼?
愚人節的來歷 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