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魚兒
普通話不是方言。
普通話就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全國各民族通用的語言。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普通話在臺灣稱作國語,在香港、澳門以前稱為國語,現在也改稱為普通話了。
“普通話”這個詞早在清末就出現了。1902年,學者吳汝綸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議中國應該推行國語教育來統一語言。在談話中就曾提到“普通話”這一名稱。
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學日本時,曾與留日學生組織了一個“演說聯絡會”,擬定了一份簡章,在這份簡章中就出現了“普通話”的名稱。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學者朱文熊在《江蘇新字母》一書中把漢語分為“國文”(文言文)、“普通話”和“俗語”(方言),他不僅提出了“普通話”的名稱,而且明確地給“普通話”下了定義:“各省通行之話。
”上世紀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門關以外的戰爭》一文中提出,“文學革命的任務,決不止於創造出一些新式的詩歌**和戲劇,它應當替中國建立現代的普通話的文腔。”“現代普通話的新中國文,應當是習慣上中國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現代‘人話’的,多音節的,有結尾的……”
方言是語言的變體,根據性質,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會方言,地域方言是語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別而形成的變體,是全民語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語言發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社會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會成員因為在職業、階層、年齡、性別、文化教養等方面的社會差異而形成不同的社會變體。
2樓:小宇and猴子
聽習慣了也就不覺得沒什麼**了,不過個人覺得普通話聽起來比很多地方方言和諧得多。
哈哈,還是習慣了。如果全國統一用另一種方言進行溝通,可能也不會覺得有什麼**~!
普通話,中國的方言!
3樓:網友
普通話不是方言。謝謝。
4樓:匿名使用者
普通話根本就不是標準的漢語,根本就是滿清人學來的不標準的漢語,就相當於今天我們聽西方人說的那種生硬的漢語。
5樓:匿名使用者
對,而且我覺得普通話很好聽很優美。
6樓:精彩走人生
我覺的說著,聽著都舒服的是語,說普通話太費勁。
7樓:罌_粟_劫
不是的它是當初投票選出來的。
就象選美一樣選出來的,問題是不是每個人都參加選美,同樣也不是每一種語言都擺在大家面前讓人們選。
所以我覺得它不是最美的,但應該還不錯不吧。
推廣普通話就是要逐漸縮小方言的使用範圍嗎
我國推廣普通話的政策一再表明,推廣普通話並不禁止說方言,更不是要消滅方言,而是要在會說方言的基礎上還要學會國家民族的主體性語言 普通話。早在1958年 總理就說過 我們推廣普通話,是為的消除方言之間的隔閡,而不是禁止和消滅方言。方言是會長期存在的。方言不能用行政命令來禁止,也不能用人為的辦法來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