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魚身上長白色的東西那是什麼?

2023-03-16 20:31:40 字數 4476 閱讀 7704

1樓:匿名使用者

白點病比較好治,只要把水溫提升到32度,再用1%鹽水浸泡就可以了。還可以去買專門治白點病的藥,如白點淨,效果不錯。

魚身上長了一些類似白色氣泡的那個是什麼東西

2樓:哦我是你二哥

應該是白毛病或者是氣泡病,如果是氣泡病就是水太涼溫差大或者沒有晾水或者是水中溶氧量太高。

水黴病又稱白毛病;水黴菌從魚體的傷口侵入,開始寄生於表皮,逐漸深入肌肉,吸取魚體營養,大量繁殖,向外生出灰白或青白色菌絲(肉眼可見棉絲狀)。寄生部位傷口發炎充血、壞死、潰爛;病魚常利用缸壁、石礫或水草摩擦患處,最後衰竭死亡。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早春晚秋最易流行。

碰傷、凍傷的幼魚易患;未受精和胚胎活力差的魚卵也易寄生。

治病方法:a、用食鹽250克加小蘇打250克混合液潑灑於100釐米x55釐米x45釐米的魚缸,堅持數次,效果顯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綠克或次甲基藍,浸洗魚體10~20分鐘,數日後可見菌絲脫落。

c、2%-3%的鹽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鐘。

d、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加上1%的鹽水混合後將病魚浸泡20-30分鐘。

e、提高水溫以抑制水黴的生長。並且可用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每日照射數小時可有效的抑制和消滅水黴菌。

我養的魚身上長了一些白色的,突出來的東西,那是什麼?對有害嗎?

3樓:匿名使用者

是水黴copy病 白斑不會導致魚體表 突出。

你仔細看清楚。。。看看這個突出的東西 感覺是不是像發黴的東西表面長出來的毛毛 看看 這個毛毛 是不是在擴散面積? 是不是其他魚 也受感染了。。。

如果是 極有可能是 水黴病。

你要做的就是控制水溫 在26-28度 這溫度能夠抑制 水黴的繁殖和生長 水黴 一般發生在受傷的魚身上 特別是從傷口開始 長出類似毛毛的東西 和發黴的黴菌樣子很像。

實在不行 就要用藥物控制了 孔雀石綠 或者你自己去水族館 去諮詢藥物。

得這種病的魚 會不進食 幾天裡 就有死亡的危險。

魚受傷可能在你撈的時候 和魚網接觸 雖然你不覺得什麼 但是對魚來說 可能有細微的傷痕。

或者被其他魚咬或者 魚密度過大 魚鰭的相互摩擦 觸碰導致受傷。

魚受傷還有很多其他原因。。。

4樓:嘟嘟老爸

白點病。加溫到32度,放少量鹽。。3~~~5日就應該好了。。。

錦鯉魚身上長一層白色東西怎麼辦

魚身上長白色的點是什麼???

魚身上長的白色黏黏的東西是什麼

5樓:棟痴凝黃銘

那是魚本身帶有的粘液。粘液對魚本身來說,卻有著很重要的保護作用。當魚活著的時候,**上有一種能分泌粘液的杯狀細胞,不斷地在分泌著粘液。

這些佈滿魚全身的粘液,能減少魚在水中的摩擦,使魚遊得更方便,同時又能保握喊護不受寄生物、黴菌、細菌和其他徵小的生物所侵蝕,又能使**具有一種正常的滲透能力,防止體外物質隨便進入身體裡面,影響魚體正常生活的能力。此外,粘液還有凝結和沈澱水中浮橡枝泥的力量,使生活環境的水清澈,對於棲息在經常混濁的水中的魚,多少有延長生命的用處。對棲息在清水中的魚類,當洪水或暴雨後引起混濁的時候,粘液也有著同樣的作用,使魚能順利地進行呼吸,維持生命。

魚死後,由於**上有一層粘液存在,能延遲細菌對魚表面的分解作用,使魚不致太快變壞。但是,經過一定時間,細菌耗盡了所附著的粘液中的段如野氮,使魚開始起分解作用,魚肉就變壞了。

明白了嗎?望採納,o(∩_o謝謝!

魚身上有白膠狀的物,是什麼東西。

6樓:浪子心丶

魚身上有白色絮狀物應該是魚的水黴病。

水黴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體表受傷組織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狀的覆蓋物,又稱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稱膚黴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魚類的真菌病之一,引起這種病的病原體在到目前已經發現有十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水黴和綿黴。

防治:1.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綠克或次甲基藍,浸洗魚體10~20分鐘,數日後可見菌絲脫落。1、2%-3%的鹽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鐘。

2.百萬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綠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鐘。

魚身上起白點是怎麼回事

7樓:星魂火

1、這是感染了白點bai

病的du症狀,需及時更換飼養魚zhi的魚dao缸或魚盤裡的水回,併購買專用的魚類白點答。

病藥物進行**。

2、該病是由真菌寄生魚體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門鞭毛菌亞門藻狀菌綱水黴目水黴科的水黴屬和綿黴屬。本病主要在水溫較低的時候易發病,所以提高水的溫度是**本病的關鍵。

8樓:小角色不懂

可能是患上了白點病,白點病又稱小瓜蟲病。

觀賞魚因小瓜蟲寄生而發病的病例較為普遍。魚體感染初期,胸、背、尾鰭和體表**均有白點狀分佈,此時病魚照常覓食活動,幾天後白點佈滿全身,魚體失去活動能力,常呈呆滯狀,浮於水面,遊動遲鈍,食慾不振,體質消瘦,**伴有出血點。

有時左右擺動,並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側身迅速遊動蹭癢,游泳逐漸失去平衡。病程一般5~10天。傳染速度極快,若**不及時,短時間內可造成大批死亡。

小瓜蟲的適宜水溫為15~25℃。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節發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溫、缺乏活餌的情況下容易流行。當水溫升至28℃時,小瓜蟲就會開始死亡。

不過金魚是冷水性魚,如果提高水溫到28度,對金魚不好,所以不建議升溫,只能用藥。

可用1%鹽水浸泡數天、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硝酸亞汞藥液浸泡30分鐘。

也可以直接到魚市買專治白點病的魚藥,如白點淨,效果比較好。

9樓:匿名使用者

魚身上有白點說明魚患了白點病,,魚得了白點病一。

般是因為水質的原因造成的,內需要提高水的溫度。

容白點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動物小瓜蟲侵入魚體**或鰓部而引發。其小瓜蟲屬原生動物中纖毛蟲的一種。鏡檢成蟲體內具有馬蹄形大核。

幼魚僅有圓形、橢圓形或棒形的大核。蟲體柔而可塑,形態多變。此病是觀賞魚中最為常見的多發病之一,它的發病特點是傳染快,流行廣,危害大。

10樓:波奇網

羅漢魚發現羅漢魚身上長白點,這多半是因為感染了小瓜蟲病。這是一種常見的魚類寄生蟲疾病,患病的羅漢魚身體上會長滿這種白色的小點,而且到後期白色的點就會變成一層薄薄的白色網狀物。如果不盡早的**,羅漢魚為因此而喪命。

小瓜蟲病俗稱白點病,主要發生在水溫比較低的季節。初期白點會主要寄生在羅漢魚的鰭部眼部及鰓等各佈滿約。

0mm之小白點,然後在漸漸的擴充套件到全身。患病的羅漢魚身體會發癢,為緩解不適它會在石頭上磨擦魚體。嚴重的白點病會大量的寄生在魚兒的腮部,增加黏液分泌,最後導致羅漢魚呼吸困難,窒息死亡。

要**白點病的最簡單方式就是,在羅漢魚患病初期可以將水溫提高到27-30攝氏度,破壞小瓜蟲的生存環境,讓那些寄生在魚體表面的小瓜蟲自動的脫落。同時,可以使用的鹽水浸泡魚體3-5分鐘,每天一次,在3-5天后羅漢魚即可痊癒。

同時,飼養還可以使用以甲烯藍2-5ppm,連續浸泡患病的羅漢魚3-20天;或者使用孔雀綠,每個2-3天藥浴1次,連續進行5次左右的藥浴,就會發現有明顯的**效果了。

值得注意的是,當飼養者發現羅漢魚身體上存在白點的時候,一定要儘早的進行**,藥浴羅漢魚進行殺菌消毒,然後給它提供一個新的、安全的生活環境,讓它可以儘快的恢復健康。千萬不能隨意的拖延**時間,而導致羅漢魚最後大量的死亡哦。

11樓:懷中有可抱

1.這些白bai點其實是一。

種叫做小瓜。

du蟲的寄生蟲。如果zhi

沒有經常換水dao,水就會變得很髒,版會長出小權瓜蟲。

2.久而久之,小瓜蟲就會進入金魚的身體,然後就會在金魚的器官上不斷的繁殖。

3.最後損壞了金魚的器官,慢慢的遍佈全身,慢慢的就升成白點了,這也叫做“白點病”。

12樓:匿名使用者

魚是起白點是白斑病,並它的零會慢慢脫掉。

13樓:璩迎單慕山

白點病 水溫逐漸加到28度以上一星期就好了。

14樓:釁行令家美

白點病,白毛病,水黴病。初期都是先在魚體上產生白點。

15樓:丘用劉柔潔

白點病,水溫變化太大引起。

16樓:陸亙生布欣

就叫白點病啊,是魚身上的一種常見病。

17樓:尹吉遇鴻寶

您好!魚身上來的白點應該是自小瓜蟲,小瓜蟲主要寄生在魚類的**、鰭、鰓、頭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點狀,肉眼可見,嚴重時魚體渾身可見小白點,又稱白點病。小瓜蟲最適的感染溫度為20-25度,30度以上小瓜蟲停止繁殖。

您的魚發病應該是由於魚缸近期水溫較低或溫差較大引起的。您可以在魚缸內放入加熱棒,將魚缸水溫調高到33度左右,保持在3天左右,這樣魚體上的小瓜蟲即會自然脫落死亡,3天后逐漸將魚缸水溫降低到28-30度並長期保持在該溫度即可。